我記得最早因天氣改變葡萄酒口感的時間是:公元前121年。
這一年葡萄酒完美的口感被記錄下來,這個年份葡萄的完美表現,推動了葡萄酒的釀造工藝。天氣決定了葡萄自然生長狀況的好壞,天氣讓每個年份為葡萄酒打上自己的記憶標簽。不好的天氣年份,釀酒師更要挑戰(zhàn)自己,這好像是大自然用來磨礪釀酒師的利器。每10年大約會有3個葡萄酒的好年份,這似乎已經成為不需要檢驗的公理了。2009年又是一個好年份,到底哪個酒莊能釀出偉大的葡萄酒,我們看看2010年的酒評,但更需要自己去體驗。
聽起來葡萄酒的釀造好像有點靠天吃飯,其實也正因為是這樣,葡萄酒不同年份的魅力才能得以表現。不好的年份有釀酒師的努力,你才能感受到葡萄酒的個性差異,才有葡萄酒世界里的“一瓶一世界”的快樂。
葡萄酒是簡單與復雜兩級都具備的奇妙飲品。這就是為什么有專門的葡萄酒學校了。你想速成,最快的方法是到學校來,你想學習怎么描述葡萄酒,到學校;你想知道一切關于葡萄酒的秘密,到葡萄酒學校,它一定能滿足你。如果說還有什么方法,就是擠進葡萄酒迷圈。
葡萄酒特別是名莊酒,天氣好的年份的期酒價格、市場價格、拍賣價格,都比其他年份高出許多。比如,2009年,已進入適飲期的1982年份的拉菲價格在3萬元人民幣以上,2010年零售價格又升高,而1985年份的拉菲價格在1萬多元人民幣。
年份是不是很重要?當然。好年份的葡萄酒可以說是大家有幸。因為不論是什么樣的葡萄酒釀造者都能因天賜的恩惠釀出好酒。不同等級的酒都會有上佳的表現,有些葡萄酒普通年份是不適宜陳放的,但好年份的葡萄酒都較其他時間更耐放。那么差年份的葡萄酒會是怎樣的呢?可能會有很多葡萄酒乏善可陳,但是,也會有很多葡萄園及釀酒師在葡萄成熟過程中更精心挑選葡萄,更費心在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很多名莊用減產來使葡萄得到更多的滋養(yǎng)。而且通常普通年份的葡萄酒會比好年份的葡萄酒的價格低。特別是名莊酒。比如說,拉菲酒莊,2004年的葡萄酒價格相對較低。因為2000年是個非常好的年份,2003年及2005年,專家都給出了不錯的評價,而對2004年給出不建議收藏的評價,這使得很多喜歡葡萄酒的人有福享受拉菲酒莊用心釀制的這款2004年葡萄酒。給個建議,在好年份可以喝多些其他等級的酒莊的葡萄酒(因為好年份的普通酒也會很好喝),不好的年份可以借機享受名莊、大酒莊的酒(不好年份的名莊酒價格較低)。
我曾問自己,好葡萄酒究竟是什么比較重要?葡萄品種嗎?氣候嗎?土壤嗎?濕度嗎?葡萄園管理和釀酒技術嗎?很多地方都種植黑皮諾,為什么沒有能與羅曼尼·康帝匹敵的葡萄酒呢?很多時候看到“風土”(Terroir)這個詞,這就應該是締造出羅曼尼·康帝的原因吧。以我的一己之見“風土”最重要。只有勃艮第的“黃金坡”才會有羅曼尼·康帝。這里是黑皮諾的驕傲,這片土地更有夢拉謝這樣的白葡萄酒鶴立于葡萄酒世界。
記住法國葡萄的風土特征,你再去對應其他的葡萄酒世界,這樣也許你不會再困惑該如何認識那么多復雜的葡萄酒(反正你又不是要以它為職業(yè))。法國十大產區(qū)太不容易記得住,不過記住最著名的勃艮第及波爾多好像就容易一些。與朋友分享最好的酒(勃艮第及波爾多);自己在家獨飲于身體有益的酒。
記不住1500種全世界可釀制葡萄酒的葡萄品種,記住200種葡萄品種也不容易,記住一些主要的葡萄品種酒容易多了吧。
對葡萄酒而言,葡萄生長的環(huán)境包括所在地區(qū)和氣候、土壤成分、土壤結構及排水性、地理環(huán)境(即朝向、坡度、風勢、有無阻擋物等),所有這些因素便構成了法國人在論及葡萄酒質量時必然要提到的Terroir一詞。所以確切地說,Terroir是一個如上所提的綜合概念,目前其他語言尚無相應的詞匯來表達它的完整含義。
在葡萄酒的神秘游戲中,葡萄品種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。葡萄決定每一種葡萄酒風格的特色,甚至決定了葡萄酒的質量。因為葡萄是葡萄酒的核心。